回到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速递 >> 展示利用

天津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最新方案来了! (下)

来源:北方网
 

推出的“运河印象一日游”精品旅游线路,着重展现了杨柳青古镇等大运河沿线文化旅游资源。

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新时代中国·春和景明”2020年两会特别节目,用两个时段现场直播介绍杨柳青古镇因运河而兴的历史,立体展现古镇经济文化新地标。

此外,天津市还注重大运河文化的挖掘和研究,推出了图书《行与思:大运河文化带考察报告》,出版了《寻根大运河》系列丛书。举办了“运河记忆”非遗宣传展示、中国·天津妈祖文化旅游节、杨柳青民俗文化旅游节等节庆、会展、民俗品牌活动。推出“运河印象一日游”精品旅游线路,沿途串起古文化街旅游区、杨柳青古镇等大运河沿线文化旅游资源。正在制作中的大型航拍纪录片《大美天津》,将以较大篇幅展现大运河沿线发展变化,宣传天津崭新成就。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有序进行

天津市加大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建立文物及遗存保护清单,大运河沿线共有文物保护单位55处、非物质文化遗产122项,包括北洋大学堂、石家大院、泥人张彩塑、杨柳青木版年画等。围绕重要文物和遗址遗迹保护修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资源保障、生态保护修复等领域,精心谋划了近三年可启动、论证较为充分的9大类51个项目,总投资310多亿元,其中10个项目已完工、17个项目已开工或启动实施、24个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20203月至6月,天津市文物局组织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杨柳青国家文化公园、文化学镇两个项目的考古调查,共勘探发现宋代至明清时期古墓葬800多处,其中,运河文化公园地块明清时期墓葬119处,文化学镇地块宋至明清墓葬726处。9月至11月,对杨柳青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工程区域内的遗迹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共清理墓葬119座,出土瓷罐、头饰、陶钵、镇墓砖瓦、钱币等明清时期文物360余件。出土物以陶瓷器为主,南北窑口兼备,北方瓷为本地和磁州窑烧制,南方瓷包括景德镇、浙江龙泉窑以及宜兴紫砂等窑口,这些实物的出土有力证明了天津在历史上作为南北货运贸易枢纽的重要地位,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交流融合。今年,天津市文物局已向国家文物局申请大运河文化学镇项目第一批294座墓葬的考古发掘证照,待证照获批后将组织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启动考古发掘工作。指导西青区文物部门积极推进石家大院保护规划修改完善工作,支持石家大院、平津战役天津前线指挥部旧址等文物保护单位的安防项目。摸清文物家底,建立保护传承利用清单。通过细致排查,天津大运河沿线共有实物遗存29处,文物保护单位55处;在大运河沿线树立近30块石质基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2座“世界文化遗产”标志、90处遗产区界桩和57处缓冲区界桩,全面系统搜集梳理大运河历史文献档案资料,建立档案资料库。九宣闸、北洋大学堂旧址、天津广东会馆等一批大运河沿线文物保护单位得到有效保养和修护,不可移动文物保存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在大运河沿线开展静海区张官屯窑址、北辰区张湾沉船等一系列重要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其中张官屯窑址被天津市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同时,积极支持中俄天然气管线等跨运河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全力做好基建考古工作,为项目建设提供支撑保障。下一步,天津市文物局将启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文化学镇项目考古挖掘工作,做好十四仓考古调查研究、静海独流木桥修缮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深入挖掘运河文化,推出高水平研究成果,充分阐释运河历史文化价值。未来,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整体风貌,让我们一起期待。

Copyright © 2023 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2042802号-1
XML地图